袁世凯称帝的真正原因

2021-08-16  (字数:1506)

刚写完武则天的奋斗史,其中写到称帝那里,不由得想起了袁世凯。他们两个都是权倾一时,但是和曹操选择做个忠臣不一样,都选择了僭越称帝。有人说武则天是“不称帝,就死无葬身之地”。最近听了很多张铭教授关于北洋的讲座,袁世凯虽然没有如此险境,但是面对权威的流失,也算是除此下策把。

袁世凯的奋斗史也是很精彩的,等着有机会再研究吧。毕竟在汉人备受排挤的晚清,虽然有曾国藩、李鸿章在前,有张之洞的死保,袁世凯也是说罢官就打回老家了。很多人都是被历史书误导,认为袁世凯当皇帝是篡夺革命果实之后,权利熏心,选择称帝。其实袁世凯既没有篡夺革命果实,也不是因为主观称帝的野心。

中国国父,华盛顿第二

事实上孙中山直到武昌起义成功,建立国民政府,才从海外回国。当时正好赶上黄兴和宋教仁争总统,后来大家就妥协,让孙中山当了总统。然而即便是武昌起义,大清当时对江北的统治依然稳固,逼迫清帝退位,完全是袁世凯的北洋派的功劳。袁世凯结束了满清统治,自己却担任民国大总统,所以大家当时都认为他是华盛顿第二,中国的国父。

但是袁世凯其实本来还是想保满清的。因为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,当时大家都认为君主立宪才是最适合的道路,都在争论是英国的君主立宪还是德国的君主立宪。后来之所以很多立宪派变成革命派,完全是当时摄政王搞得皇族内阁让大家彻底绝望。然而当时民国政府和袁世凯做了交易,民国政府愿意让袁世凯当大总统,但是前提是清帝必须退位。后来也和大家看到的一样,清帝退位,民国交接。

大总统的窘境

然而当了大总统的袁世凯,面对了非常尴尬的境地。因为大家几千年来都是被皇上管着,一下没有皇上了,不仅很多刁民就觉得没有王法了,各种作乱。就连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开会,大家因为觉得都是平级,经常开会迟到、缺席,不把袁世凯放在眼里

另外一个原因是,当时民国政府设计的很仓促,政府结构混乱。地方政府保有着很多财政和人事任免的权力,这就导致中央政府很穷,而且地方官员只知地方,不知中央。只对提拔自己的人效忠。中央政府政令不下省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袁世凯也没有太多好办法,他也不能合法的处罚那些官员。所以他越来越觉得,只有称帝才是解决一切的解药。

最后的导火索应该是他儿子的疯狂劝进,毕竟袁世凯当了总统,他就是太子。而且要说像袁世凯这样的权臣,没有一点点称帝的野心,是不可能的,而且毕竟当时是帝国主义时代,除了美国和欧洲的法国,基本大家都是君主制。袁世凯也一直觉得中国的正确打开方式是君主立宪制。满清做不来,不代表他袁世凯就做不来。

人人喊打

然而袁世凯没有料到的是,人们一旦享受过自由的滋味,就再也回不去了,如同大革命之后的法国。所以自己一称帝。就立马引起了众怒。起初表示支持君主立宪制的梁启超学生蔡锷联同唐继尧等人在1915年12月25日联名通电全国,宣布云南独立,组成护国军,讨伐袁世凯。南方大部分省也宣布独立自保

日本也因为袁世凯政府拒绝全盘接受21条,从中作梗,要推翻袁世凯。不得不说。我们的伟大的孙中山在21条反日情绪爆棚的情况下,接受了日本人的援助,从东北在背后又捅了袁世凯一刀子。

压死骆驼的最后一个稻草,是北洋派决裂。袁世凯希望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段祺瑞与冯国璋,能领兵镇压骚乱,然而冯国璋称病在家,段祺瑞则一副隔岸观火之姿,装聋作哑。其实北洋军首领们也明白,万一袁世凯称帝成功,又成了家天下,龙椅一代传一代,就没他们什么事了。

结局

袁世凯在称帝83天后,就被迫退位,并且没出一个月,就郁郁病死。袁世凯的称帝,可以说是主要是当时社会的剧变,制度不完善,加上袁世凯不希望权力的流失。而称帝的失败,主要是大家尝到自由的甜头后,从官员到百姓都反对逆势而行,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北洋派的分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