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研究北洋时代的历史的时候,意外的发现了,蒋介石初期在党内也不是说一不二的,曾经被逼下野,但是后来用手腕自己又夺回军权,这让我一下子想起来了我们喜欢猫的邓公,历史是如此的相似。
派系斗争失势
1927年3月,当时武汉国民政府共产党三分之一,亲共派三分之一,搞了个决议剥夺了蒋介石的主席职务,蒋不接受,于是和武汉政府闹掰。然后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件,清除共产党,并且获得了国民党多数右派支持。随后在南京另立中央。1927年7月苏联密电共产党,准备策划政变,被汪精卫获知,于是决定清共,和南京政府合并。
同时北伐孙传芳和张宗昌战场,蒋介石连连败退,威信大降。而汪精卫此时和南京政府提出合并的前提是蒋下野,同时南京方面,北伐主力新桂系的李白(李宗仁、白崇禧)并不服蒋,按兵不动,不听从蒋调遣,逼迫蒋下台。
而邓小平的下台,也是在和四人帮的派系斗争中,因为强硬反对四人帮,毛怕自己死后四人帮被秋后算账,临死前逼迫邓小平下台。
没兵权的少主接班
孙中山去世后,国民政府主要是掌握兵权的蒋介石的黄埔系,和李白的新桂系。孙中山并没有指定接班人,然而因为汪精卫的立场是比较亲苏的,苏联金主爸爸决定让汪精卫上位。然而过于亲苏的立场和从未领兵作战的汪精卫其实并没有多少威信。
而华国锋也是由于是毛泽东的父母官,仅仅做过小地区的行政工作,基本没打过仗,在中央没有一点成绩,基本是毛指定的一个过渡傀儡。华国锋也是由于在粉碎四人帮之后,过于拥护毛的路线,大家很怕重蹈覆辙。
挑起战争取得兵权
在宁汉合流之后,蒋介石、汪精卫被迫下野,新桂系李白掌权。蒋介石找到了反对新桂系的广东派张黄(张发奎、黄琪翔),让他们在广东反对新桂系。随后汪精卫和新桂系展开舆论战,蒋介石做中间调停人,最终成为大家都能接受的领导人选,蒋介石复出。
而邓小平当年,也是指示军队在边界挑衅,然后和越南方面发生摩擦。促成中越战争,这时候几个掌权的老人,叶剑英、陈云、李先念都没有带兵打仗的,自己这个军委副主席顺利获得了兵权。然后一个月闪电获胜,回来就开始清算华国锋。噢对了,邓小平打越南之前还专门访问了美国,获得了美国的支持,这和北伐前获得苏联的支持是不是一个套路呢。
枪指挥党,而不是党指挥枪
所以来看,要想获得政权,先要获得兵权。历史从来都是枪指挥党,而不是党指挥枪。党魁如果没有兵权,很轻易就可以被抹黑推翻。就算相安无事,也可能会落得个政令不出中南海。胡锦涛、李克强两个团派领导,军队被江泽民把持,基本上政策都推行不下去。而最后胡锦涛自爆才彻底把军权推给了习近平,习近平上马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清洗军队。所以说,控制了兵权就控制了政权。
赵匡胤,领兵走一半黄袍加身了;唐太宗率领禁卫军杀入李渊宫殿,直接把李渊逼成太上皇。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政变都是军人推动的。然而兵权并不是古代的兵符那么简单,你拿在手里就都听你调遣,没有永恒的朋友,只有永恒的利益,军队拥护赵匡胤、蒋介石、袁世凯,可能一是有提携之恩,二是跟着老板有前途;军队倒戈李世民、习近平,可能也是看旧主年长,时日无多,世界是我们的,也是你们的,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,现在支持新主,还有拥立之功,不会被秋后算账。
Referen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