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又听了下单立人语言梗的脱口秀,每次听到日本人很有礼貌,你可以把八嘎呀路理解成八嘎的敬语,都笑得不行。其实之前我发现过这个中西方骂人逻辑不同的问题,但是很少跟人提起,而且我发现大家虽然骂起人来门清门清的,但是都没有仔细思考背后的逻辑。
其实也不能说是中西方啦,应该是中外的不同,因为好像只有华人世界才会用操你妈、干你娘、丢你老母。外国虽然也偶有motherfucker或者阿西吧这种伦理哏,但是从根本上讲是完全不同的。华人的操你妈是为了成为你爸爸,从而在辈分上压你一头;国外的motherfucker或者阿西吧是说你乱伦,在道德上攻击你;而fuck you的话,则一般是直接针对被骂者,宣誓自己的雄性主导地位。
之前在为什么外国人名字在前姓在后里头也讲过,中国人的姓前名后也和国人的家族辈分观念和对祖宗的崇拜有关。所以骂人的时候,攻击对方祖上,甚至成为对方祖上,能够有效地打击对手。这样的伦理哏,相信现在郭德纲相声这么火的时代,大家肯定不陌生。所以现在有人把操你妈改成了温和的操你妹,大家就有点莫名其妙了:你是不是真的喜欢我妹妹?这是因为和对方妹妹发生关系并不能压对方一头,所以并不是很有效的攻击,因而也很少有人真的采纳这个骂法。
另外之前有一些误解就是台湾人是说干你娘不说操你妈的,这种说法是不对的。干你娘是操你妈的闽南话版本,所以你看台湾人骂起干你娘来基本都是闽南语发音,很少用国语。而操你妈的用法,不仅台湾人都听得懂,大家可以看看乃哥骂唐从圣的视频,在操你妈和干你娘之间无缝切换,堪称教科书级别。不过对于表惊讶或者抱怨的口头禅,台湾人绝大多数会用“幹”,而不是我们的卧槽。
对于我刚才说的乱伦梗,华人倒是很少用到,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宗教人伦严格禁止,所以很少见到的原因。因为相较之下,欧洲的近亲杂交和乱伦应该是多得多,可能正是经常见到,所以产生了鄙视链把。我们大概总结一下国际通用的骂人(英文称swear、curse、abuse,对骂一般用argue,fight)套路:
- 性交类:攻击性来源于男权主义的雄性主导地位,大概是能从地位上压制对手。应该是最普遍的骂人方法了,太普遍了以至于大部分时间反而成了语气助词。代表有中文的草,英文的fuck,意大利的vaf,波兰的kurwa,西班牙的joder,还有俄罗斯的苏卡不列中的blyat。一般挂在嘴边的suck my dick或者eat my ass,应该都属于这一种,都是以宣誓自己主导地位来压制对手。但是注意如上文所说,fuck you和操你妈逻辑是不同的,操你妈归根结底不是注重操的过程,而是注重成为你爸爸的结果。
- 妓女类:攻击性来源于对你妈妈的居高临下的道德批判,以及暗含你有可能是个身份不明的野种,所以除了bitch和slut,也会有son of bitch和bastard这样的攻击词汇。代表还有西班牙的puta,法国的putain,俄罗斯的苏卡不列中的suka,四川人的mmp(妈卖逼)。
- 乱伦类:攻击性来源于对你和你家人的道德批判。例如motherfucker和韩国的阿西吧(和家人乱搞)
- 诅咒类:攻击性源于对你人格魅力的嘲讽,通常是对你异性魅力的诅咒,例如go fuck yourself或者wanker,诅咒你找不到对象,只能自己搞自己,德语中还有关了灯才能做爱的人dunkelbumser,其实逻辑归根结底是攻击一个人长相,如同我们说一个女生恐龙或者丑八怪。当然还有对他运势的诅咒,比如常挂在嘴边的loser。
- 污浊类:攻击性来源于对你形象的打击。这个用的也很多,大部分是性器官相关的,也有屎尿屁那种下三路的。我认为在大多数的文化里(古希腊是个另类),性都是很隐晦,甚至被认为是肮脏的,所以被用作攻击词汇。例如我们熟知的cunt(烂逼),dick(鸡巴),asshole,douchbag,crap,shit,德国的Scheiße(狗屎)法国的merde(狗屎)意大利的merda(狗屎)。这里要说明一下的就是关于我们常用的傻逼,应该是傻和逼的并列,就是又傻又脏的意思,而不是傻傻的逼。类似的用法比如丑逼,呆逼。所以大家想想,现在能理解dumb ass的用法了吧。
- 异族类:攻击性源于对少数族群或者弱势族群的歧视,典型的就是性向类和种族类。性向类大部分是娘炮属性,归根结底可能多少还是有受男权社会影响的影子,比如homo(偏中性),pussy,faggot,但是现在LGBT的平权运动大热,这些词大部分被当做懦夫coward、chicken的同义词了。种族梗的话,除了大家最熟悉的内个内个内个,吉普赛人Gypsy、嬉皮士hippies也是经常被用来吐槽的,但是骂人属性就很弱了。
- 宗教类:攻击性源于人们对宗教的笃信和对终极问题的恐惧。攻击力度相对较弱,可能第一是宗教的弱化,第二是凡人终有一死。宗教类的一般是用邪恶的生物,demon、monster;终极类的大家经常挂在嘴边,bloody hell、go to hell、rot in hell(中文对应去死吧或者下地狱吧,力度太弱,基本不会用来攻击陌生人),还有常用的god damn it,我们经常翻译成他妈的,其实他的字面意思是上帝惩罚它,把它打入地狱,所以其实多少也是带了些宗教诅咒的意思。
- 笨蛋类:攻击性来源于对你智商的讽刺。想想也知道这个是最弱的,因为完全没有涉及到原动力:性。不过因为较为温和所以反而可以上得了台面。傻瓜,傻子,傻蛋,反而听起来像爱称。就连idiot,stupid,dumb也经常被用来自嘲和朋友之间打闹。相比之下retard,moron,jerk的攻击性更强一点。当然之所以罗列这一项,肯定是因为最不会骂人的日本人国骂,八嘎。还有菲律宾(其实是西班牙语)的bobo,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,常年在东南亚服务器打dota的必备词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