弱势群体和人文关怀

2021-06-18  (字数:1429)

今天看的是黑镜3-1,一个为了刷高自己评分而引发的惨剧。片中每个人都可以实时对其他人评分,你获得的所有评分的综合,决定了你可以享受的福利,衣食住行,甚至是朋友圈。为了刷高评分,女主各种练假笑,拍美食,曲意逢迎,不敢和低分人玩耍,还请了专业人士教导刷分。这个2016年的片子现在来看真实一语中的,现在人们吃饭先喂手机,朋友圈各种旅游度假健身炫富,电商网店各种刷好评,赤裸裸的现实。

外卖小哥风雨无阻,却因为堵车晚到了一会获得差评,奖金扣没。顾客为了要折扣返现,差评威胁商家。白领们为了晋升,各种巴结领导给好评。被评分的人,不得不隐藏真实的自己,或者伪装自己,只为了赚一点钱,满足生存的需要。他们是弱势群体。影片的设定让每个人看起来都是弱势群体,因为每个人都是被评人,每个人命运都掌握在别人手里。影片中的低分人群,似乎比现实扣一点奖金更严重,他们会不能坐飞机,不能工作,甚至失去朋友。

但是其实如果你接触过一些真正的弱势群体,就会发现,这就是现实。比如我们都知道老罗被上了老赖名单,禁止坐飞机,事实上很多破产的人,或者信用分数很低的人,都被禁止各种消费,不能借贷,没法买房买车,他们一旦经历了破产,就很难再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。这也就是为什么欧美的流浪汉那么多,因为他们的社会更加阶级固化,和发展中国家比,更难摆脱弱势群体的命运。

还有一些弱势群体是有案底的人。不管在哪里,如果你有案底,很多工作不能做,应聘时候会在最后的社会审查时候被拒,甚至买房买车贷款也有问题,最终就是不得不自暴自弃。如果说破产或者犯罪,都是后天的行为导致,那么有的人,生下来就注定是弱势群体,就更让人扼腕了。比如性取向的被歧视,比如肤色的歧视,比如地域的歧视。不能说社会是绝对的公正,但是至少要保证人们有一个基本的人权保障,有一个进步的可能,这可能就称之为人文关怀了。

其实表面上看,人文关怀是对弱势群体的照顾,保护,是温情脉脉的。但是其实从社会的角度来讲,也是社会为了自身稳定而做出的一种妥协。因为社会的准则是按劳分配,自由主义,而对富人高税收,搞福利,救济穷人,看似违背了公平原则,但是其实也是对富人的保护。因为富人的前提是社会,如果太多弱势群体没有受到安抚,那必然会引起社会的震荡,崩盘。富人也就不复存在了。从迟到了就要死刑的陈胜吴广,到吃不上饭不想纳粮的闯王李自成,再到物价飞涨的法国大革命前夕,如果弱势群体得不到照顾,最终会像最后女主放下伪装,发出呐喊,诉诸暴力。所以从社会自身,和富人的角度,每个人也都是自私的,我们不用把人文关怀上升到人性光辉那个伟大的高度。

之前探讨过的基尼系数,就是量化社会的贫富差距的。过大的基尼系数,以及没有合适的社会阶梯,都是不稳定的因素。之前唐太宗看着科举的盛况,感叹道:天下英雄入我彀中!你们都中了朕的圈套了,忙着准备科举,出人头地,就不会想着造反了。

说到人文关怀是对人权的基本保障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,人权高于主权。这个其实很好理解,主权是国家概念。为了社会我们会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,比如对财产的再分配。但是当基本的人权,尤其是生命权,都不能保证的时候,那么这个主权就丧失合法性了。比如残害几百万犹太人的纳粹政权,因为莫须有就被处死的罗伯斯皮尔政权,可以说应该是人人得而诛之,推翻他们是正义的,而不是侵犯主权的。当然还有自由权,比如一个黑暗的政权颠倒黑白,抹黑事实,那么对真相的报道,就是正义的,不能冠以任何泄露国家机密,或者颠覆政府的指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