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知道三从四德的人还是不少的,我说知道不是听过这个词啊,而是知道它具体指的:三从即未嫁从父、既嫁从夫、夫死从子;四德即妇德、妇言、妇容、妇功。在我看来,这三从四德不光不是封建糟粕,反而是真的非常精辟而且准确的,成为优秀女性的上层指导。
首先说一下三从,应该是大部分人最熟悉的,最抵触的,最鄙夷的。随便搜一下,可以看到网友(包括之前的我)基本都误会了他的含义。“未嫁从父、既嫁从夫、夫死从子”,很好理解嘛:小时候听爸爸的,嫁人了听老公的,成寡妇了听儿子的。大错特错!尤其是夫死从子这个,以至于有很多人还拿匈奴人或者一些少数民族,父王死了小单于会把妈妈娶过来来举例。导致我每次说到这句,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小单于娶妈妈的场景。
其实这个从,是从事的意思,而不是跟从,听从的意思。未嫁从父,指的是小时候要侍奉,孝顺父母;出嫁从夫,指的是在家里要辅助丈夫,举案齐眉;夫死从子,指的是丈夫早逝,要照顾,抚养子女长大(《仪礼·丧服·子夏传》)。所以看一看,这并不是什么道德模范的要求,而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遵守的道德底线。
四德妇德、妇言、妇容、妇功分别对应:德行(德)、言辞(言)、容貌(容)、技艺(功)。就是说做女子的,第一要紧是品德,能正身立本;然后“言”,要有知识修养,言辞恰当,语言得体;其次是“容”,即相貌,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,不要轻浮随便;最后是“工”,即治家之道,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、尊老爱幼、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。(《周礼·天官·九嫔》)
- 妇德,是女教妇学中最重要的一项,郑玄所说的“贞顺”是妇德的核心。“贞”是坚守节操,守身如玉,对丈夫忠诚不贰;“顺”就是《礼记》中说的“婉娩听从”,对公婆、丈夫甚至对家族所有人谦恭有礼。
- 妇言,是“辞令”,也就是善于应对,说话得体的意思,一定不能言辞挑拨离间家庭成员不和,多嘴多舌、说话喋喋不休。班昭认为“妇言”不必伶牙俐齿、能言善辩,只要说话时考虑言辞是否恰当,不恶言伤人,不抢话、不多言,不使人讨厌就行了。
- 妇容,是“婉娩”,就是温顺柔和的神态表情。班昭认为妇容不是指颜色美丽,而是日常生活中做到“盥浣尘秽,服饰鲜洁,沐浴以时,身不垢辱,是为妇容”——也就是做到勤于洒扫,服饰整洁、按时沐浴、讲究卫生就符合妇容标准了。
- 妇功,是指妇女从事的劳动与工作。性别分工是男主外事,女主内事,所以“妇功”几千年的标准没有大变化——维持生活衣食之需的采桑养蚕、纺绩织作,务中馈、备酒浆;还要奉养公婆、丈夫,生养孩子,招待宾客;另有重要的工作准备祭祀的用品和协助祭祀等。
虽然对具体的细节随着时代肯定有所改变,比如女生现在也要工作,不一定会在家做饭;而且对于感情破裂,丧偶的女性,也没有人再说要保持贞操什么的。但是在家庭中的德行和义务,在有限的将来,肯定是会一直存在的,事实上男生古代到现在也一直被要求修齐治平,所以如果你不要把它看成一个枷锁,而看成一直指导手册,虚怀若谷,我觉得还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。
最后附上大家喜闻乐见的女性倡导的新三从四得:从不体贴,从不温柔,从不讲理;说不得,打不得,骂不得,惹不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