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恒的利益:为什么李世民不杀李渊

2021-08-06  (字数:1715)

最近在看了很多玄武门之变的讲座之后,对人性的洞察又有了质的提升。仔细思考一下,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帮助李世民谋反,为什么李世民杀光了兄弟,却没有杀父皇,你就能明白很多事情。

1.为什么都帮助李世民谋反?

这个问题适用于问任何谋反的帮凶。事实上,谋反的最坚定的人,肯定是最没有退路的人。比如秦琼、程咬金这些一直跟随李世民打江山的,如果李世民不能继承王位,他功高盖主,如果新皇帝上位清算,他们都跑不了,所以与其慢性死亡,不如搏一搏灿烂辉煌。另一方面,主公对自己也是有知遇之恩。而其他中间派倒戈的人,大多是赌徒心理,不满足于现状,觉得谋反成功可能性大,赌上一把,新皇帝上来就是拥立之功,升官发财。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箭在弦上了,如果不顺势支持谋反,自己很可能先被叛军干掉。而玄武门之变各个环节其实都没有非常周密的备用计划,很多时候都是随机应变,所以也算是天时地利人和了。万一真的哪个环节碰到了钉子,那估计历史上也就多了个玄武门叛乱,所以不能以结果假设原因。

2.为什么不杀李渊?

这一点从根本上讲,就是没有必要。因为李渊的儿子除了自己,已经被杀光了,李渊就算回头反悔,也不可能传位别的儿子,而且李渊毕竟也是很赏识李世民的。当然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,就是名正言顺。杀了兄弟是可以抹黑说他们想害死自己在先,自己当机立断,而李渊毕竟是当朝皇帝,还是自己父亲,杀了他第一是会变成篡位,第二也违反了立国之本孝道,所以让父亲做太上皇,自己才可以名正言顺的当皇帝。当然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,很多弑父篡位的,也一样现在被承认皇权。这里就不得不说另外一个原因,就是个人性格。李世民应该还是不滥杀无辜的,这点从之后的统治,尤其是魏征那段佳话就可以看出来,所以没必要的他也不会去杀。而且他已经杀了两兄弟,也有负罪和补偿心理,对老父亲可能就不忍心痛下杀手。

3.为什么天下云集响应?

我们经常能看到古代,某个人在什么地方起兵,迅速召集几万人。你肯定纳闷,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愿意跟着他?答案就是为了粮食和钱。这种征兵时候多是乱世,大家民不聊生,很多人都快要人吃人了,当兵之后有粮饷没吃喝不愁。在生活条件没有那么差的时候,当兵打仗多是为了赚钱和升官。因为古代即使是科举或者举孝廉,基本也都是门阀氏族垄断的,只有当兵打仗立战功,是最公平的出路,所以很多人为了出人头地而去当兵。还有古代打仗一旦攻克城池,基本上都会劫掠多日,这个时候抢到的就都是自己的了。

4.为什么守城军民同仇敌忾?

这个我们经常在小说中看到,守城居民同仇敌忾,奋勇抵抗。这个我们从现在的角度来看,很难理解,军队打仗,老百姓凑什么热闹。事实上,古代战争都有劫掠和屠城的传统。这也是士兵之所以愿意卖命的原因,所以胜仗之后不让劫掠是非常失去军心的。而守城的居民,如果万一城破,很有可能面临家破人亡的结局,所以我们看到古代守城,不然就是直接开城投降,不然就是坚守到最后一兵一卒。就是因为如果一开始就归顺,攻城方没有战功,也就没有劫掠的由头,而一旦双方交战,攻城方付出了鲜血和粮草,那么一定要在战胜之后赚回来,不然就是亏本买卖了。所以你很少看到坚守之后投降的,大部分都是被攻破的。

5.为什么给前朝修史?分封旧王?

历朝历代都有给前朝修史的传统,而且这个史书,可是真的历史,不是政治宣传。这是因为,给前朝修史,表示你的政权,是接替了前朝的政权,那么你就可以接盘前朝的地盘和人才。这就好比唐朝灭亡了隋朝,那么如果他承认隋朝的统治,只不过是隋炀帝残暴,我代替他。那么就可以接手隋朝广大的地盘和降将,而不需要一个城池一个城池打下来。自己是名正言顺的接替了前朝。这是政权合法性的由来。而分封旧王,也是为了表明自己是接替了前朝,并且为了笼络还忠于前朝的那些士人。而像明朝这样天怒人怨的朝代,清朝入关之后就完全没有照顾原来的皇室的必要。只是分封了帮助自己的三藩。

6.为什么抹黑前朝末世?

这个也是为了自己的名正言顺,替天行道。有时候明明不是昏君,后朝为了篡位,史书上却成了昏君,比如被偷袭了的商纣王,比如文治武功的隋炀帝。当然,这个在史书上对前朝的抹黑是方方面面的,润物细无声的,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,我们也要做到广开言路,兼听则明,博采众长。